一、关于黑龙潭湿地公园

黑龙潭景区是丽江一个湿地公园,非常适合拍照,拍照效果很不错,适合休闲漫步游,很多人可能不会选择去黑龙潭公园,主要还是大研古城、束河古镇、拉市海、玉龙雪山这些知名景区,时间充裕的可以去慢慢走拍照,时间不充裕的可以走马观花看看,很小的一个公园,可以放在和束河古镇一天的行程里,早上大研-中下午黑龙潭-下午晚上束河,这样玩

黑龙潭公园位于丽江古城北象山麓,因泉涌如珠,潭水清碧如玉,玉龙雪峰及亭阁倒映潭中,清晰可见,又称为“玉泉”。黑龙潭是个湿地公园,湖水、湖面上古色古香的楼亭和古石拱桥 形成了一副很美的湖光山色画卷。公园里面环境也很好,空气很好,可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。

爬到黑龙潭山顶,可以俯瞰黑龙潭的整个景色,同时在这里也可以俯瞰丽江古城和丽江新城。

如果遇到天气合适,在山顶会看到日落光辉散发到整个丽江上空,非常漂亮。

二、黑龙潭公园门票

黑龙潭景区是免费对外开放,无门票。但是必须要出示丽江古城维护费才可入园游玩。景区对外开放时间就是8:00—18:00 ,一般是晚上9:30关门。

三、交通

黑龙潭距离丽江古城不远,1公里左右,可以徒步前往,如果住的地方离3路公交车近的,可以乘坐3路公交车,在黑龙潭站下车,走到门口200多米。

四、跟着我走一圈

石拱桥、古亭、湖水、湿地加玉龙雪山 组成了经典的黑龙潭景色。

我们沿着顺时针方向走,公园里绿植很多。

天气好的时候,白云倒映在湖中的水草中间,动静相宜的美。

一座木桥将黑龙潭的东西两侧链接在一起,这样就可以通达白龙潭的几个区域了。

典型的公园景色。

公园里有一些高山栲的植物,高山栲,为壳斗科栲属植物。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,尤其以云南居多。其果实具有宁心益肾、收敛、止泻、解毒、消炎之功效。果实用于心悸,外表的根与茎叶则可以治愈肠炎,腹泻等疾病。

继续走,会看到一些东巴文化的建筑,因为毗邻藏区,里面还有一些佛教文化的影子。

五凤楼是公园里面一个很主要的看点,五凤楼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(公元1601年),并在1983年被列入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楼高20米,为层甍三重担结构,基呈亚字形,楼台三叠,屋担八角,三层共24个飞檐,像五只彩凤展翅来仪,故名五凤楼。全楼共有32棵柱子落地,其中四棵中柱各高12米,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,楼尖贴金实顶。

五凤楼的旁边有相关资料介绍。

就像一个园林公园。

在黑龙潭公园里面可以看到一些纳西族的建筑特色,可以仔细的看一看的。

走一段会到得月楼,也是公园里面很重要的看点。

得月楼始建于大清光绪二年(1876年),1963年重修。得月楼为三重檐钻尖顶楼阁式建筑,基座呈八角形,高约4米。通高20米,阔深皆三间。二、三层施作如意斗拱,一层四角有擎檐柱支撑角梁,翘角翼然。

此楼的模型制造者是丽江大研镇人杨兆瑞先生,据传他在广东省某县供职县令,当他游览杭州西湖的时候,看见杭州西湖的亭台楼阁修盖得非常雅致,尤其一座三层的楼台楼座如鹤立,飞檐似凤凰展翅。从而借鉴而来。

然后会经过 五孔桥 牌子,继续走可以看到万寿亭,这些都是古建筑。五孔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(公元1890年)。

然后会看到东巴吉祥许愿长廊,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。东巴文化指纳西族古代文化,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,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主要包括东巴文字、东巴经、东巴绘画、东巴音乐、东巴舞蹈、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。因此,作为许愿的长廊就这样应运而生了。

云南纳西族东巴文化与西藏象雄雍仲本教文化是同一或同源文化,雍仲本教曾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东巴教产生过深远影响。从民族发展历程看,纳西族东巴教与西藏本教息息相关。 首先,二者共同崇拜同一祖师说明了其同一性或同源性。雍仲本教的创始人和导师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敦巴幸饶,东巴教的创始人是丁巴什罗。据考证,东巴教徒所崇拜的祖师,就是雍仲本教祖师。

从巴东文化研究院的这条小路可以直接上到山顶,可俯瞰黑龙潭全景。

还可以鸟瞰丽江古城和新城全貌。

这样走一圈下来就OK了。正门先试着进,不行就回来,走到正门那里往右手边走,过一条小溪就到景区了,注意安全,如果觉得安全没把握就不要走;或者公园外面的《涂家大院餐馆》对面走进去。或者从后门进,博物院的入口于黑龙潭的北门口挨着,可从围栏那里进去。